警惕以“私募基金”名义行骗看清非米兰体育- 米兰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法集资“美丽的外衣”
2025-10-19米兰体育,米兰体育官方网站,米兰体育APP下载私募股权基金是向特定人募集资金或者向少于200人的不特定人募集资金,并以股权投资为运作方式,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最终通过上市、并购、管理层回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然而,以私募基金名义的诈骗行为时有发生,不法分子骗取投资者钱财后,往往立刻挥霍一空或逃之夭夭,投资者的损失往往无法追回。
本期“构筑健康金融生态圈”,我们通过分析私募基金的非法集资案例的案情简介和作案手段分析,用较为直观的方式让大家识别非法集资骗局。
当创投企业受热捧之时,“头脑灵活”的黄某与李某等人合谋发起所谓的创投企业吸收社会公众资金。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黄某伙同李某、王某等人先后注册成立汇乐等九家投资管理公司,以投资者参与公司发起设立可得到无风险的高额回报为诱饵,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共计1.3亿余元。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间,黄某纠集张某在上海成立德浩企业,在天津注册设立德厚基金公司,以招募私募基金的名义,以签订协议、承诺8.4%的固定年收益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4800余万元。
至案发,黄某等人所筹集的1.78亿余元款项除部分返利、归还投资款及投资外,大部分资金被用于炒股、提现、出借及购置房产和个人消费,并挥霍殆尽,造成参与者经济损失8500余万元。2010年12月,黄某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1000万元。李某、王某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
2013年12月,监管部门在处理信访投诉事项中,发现A基金未经证监会核准,擅自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不具备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资质的情况下,通过网站、社交网络、电话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称公司是境内管理基金数目最多、品种最全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经营业务包括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截至2013年6月底投研团队累计创造分红超过820亿元,旗下有多种开放式基金,可以满足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
A基金的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投资者。为避免投资者购买该公司基金产品造成投资损失,监管部门对A基金进行立案调查,认定该公司非法设立公开募集基金管理公司,联合当地有关部门对公司进行查处,责令公司停止非法经营活动,并做出取缔该公司的决定。
2015年3月,B证券公司作为托管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与C投资公司签署“XX对冲基金”托管协议,并向其提供多份盖有公章的空白基金合同文本,以便在募集资金过程中使用。该“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多为B公司高管及员工的亲友或熟人。同年6月,2名投资者前往B公司查询基金净值,却被公司负责人告知,合同中约定的托管账户未收到客户认购款。
B公司经交涉后发现,原来C公司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基金合同文本中原募资托管账户页替换为C公司自有银行账户页。显然,投资者在签署合同过程中,未发现异常,并向被篡改后的募资账户打款。
B公司随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当地证券监管部门反映该情况。监管部门在接到线索后迅速派人核查,通过调取协议合同、账户资金流水等资料,同时对照合同、逐层追踪资金流向,证实C公司确将合同托管账户篡改为自由银行账户,并违规将客户投资款580万元划转至公司高管及关联自然人银行账户挪作他用。在持续的监管高压下,C公司最终将580万元的投资款全部退还给投资者,并向B公司归还全部基金合同文本,该事件潜在的风险隐患被消除。监管部门对C公司篡改募资托管账户、挪用客户投资款的行为进行了处理。
从2017年1月1日起,由贵州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贵州省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简称《奖励细则》)已正式施行。
(一)被举报的非法集资行为情节较轻,不涉嫌犯罪的,给予举报人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奖励;
(二)被举报非法集资行为涉嫌犯罪的,给予举报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奖励;
(三)被举报的非法集资行为金额超过1亿元以上或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的大案要案的案件,给予举报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奖励,在司法判决生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再次给予举报人5000元以上20000以下的一次性奖励。